欢迎光临安阳市洹水文化市场!
二维码
扫码微信沟通
 当前位置:首页 > 殷商文化
殷商文化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历史事件
主要学术活动  1987年9月10-16日,中国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安阳召开,海内外百余名学者与会,会议论文编为《殷墟博物苑苑刊》。16日上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宣告成立。  1989年9月10-14日,在河南安阳召开“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百余名学者与会。会议论文编为《殷墟甲骨文发现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史学月刊》1990年第3期、《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殷都学刊》1990年第4期)  1991年8月,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夏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近百名学者与会,会议论文编为《夏商文明研究》。  1993年8月,在河南郑州召开“郑州商城与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为郑州申请历史文化名城发出呼吁书。同月又在江西南昌召开“中国南方青铜器暨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后一次会议论文编为《中国南方青铜器暨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南方文物》1994年第1、2期)  1994年9月,在安阳召开“纪念甲骨文发现九十五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举行“胡厚宣教授发掘殷墟六十周年座谈会”。  1995年8月,在北京房山韩村召开“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近百名学者出席。会议论文编为《北京建城3040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专辑》。  1997年8月,在桓台召开“‘97山东桓台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百余名学者参加,会议论文编为《夏商周文明研究之二》。  1998年8月,在河北邢台召开“’河北邢台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近百名学者出席,会议论文编为《三代文明研究之一》。  1999年5月,在烟台召开“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编为《三代文明研究之二》。  1999年8月20-23日,在安阳召开“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学者百余人参加,会议论文编为《夏商周文明研究之四》。  2000年7月26-28日,在四川广汉召开“殷商文明暨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学者百余人出席,会议论文编为《夏商周文明研究之五》。  学会大事  1.1987年9月10-16日,中国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安阳召开,120多位学者出席会议,论文107篇。会议论文编为《殷墟博物苑苑刊》(1989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6日上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宣告成立。大会推举周谷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复旦大学教授、博导)为名誉会长,徐中舒(四川大学教授、博导)、商承祚(中山大学教授、博导)、吴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张政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导)、杨希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导)、谢辰生(国家文物局顾问)、安金槐(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7人为顾问;理事会由王玉哲(天津南开大学教授、博导)、田昌五(山东大学教授、博导)、刘起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刘启益(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研究员)、许顺湛(河南省博物馆馆长)、李学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民(郑州大学教授)、邹衡(北京大学教授、博导)、杨鸿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全方(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研究员)、沈之瑜(上海博物馆名誉馆长)、郑振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胡厚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姚孝遂(吉林大学教授)、徐锡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常正光(四川大学教授)、裘锡圭(北京大学教授)等17人组成。特聘名誉理事李祖卫(时安阳市市长)。常务理事会由胡厚宣、田昌五、李学勤、李民、邹衡、郑振香6人组成。大会推举胡厚宣为会长,副会长有田昌五、李学勤、李民、邹衡、郑振香5人,秘书长田昌五,副秘书长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宇信(常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升南、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绍连、安阳师专副教授聂玉海4人担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址设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并报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批准备案,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  2.1989年9月10-14日,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等发起,在河南安阳召开了“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120多名学者与会。会议论文分别辑为《殷墟甲骨文发现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殷商史)《史学月刊》1990年第3期、《殷墟甲骨文发现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甲骨学)《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及《殷墟甲骨文发现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专辑》《殷都学刊》1990年第4期。  3.1991年8月,学会联合有关方面,在河南洛阳发起召开了“夏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120多名学者与会。会议论文编为《夏商文明研究》(1995年8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会上增选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高明、中山大学教授商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宇信为理事,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文彬、中国文物报朱启新为特聘理事。  4.1993年8月,学会先在河南郑州召开“郑州商城与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为郑州申请历史文化名城发出呼吁书。同月又在江西南昌召开“中国南方青铜器暨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后者论文编为《中国南方青铜器暨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专辑》(《南方文物》1994年第1、2期)。  5.1994年9月,学会筹备组织在安阳召开“纪念甲骨文发现九十五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举行了“胡厚宣教授发掘殷墟六十周年座谈会”。  6.1995年4月15日,学会会长著 名甲骨学家胡厚宣教授逝世。  7.1995年8月学会与北京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在北京房山韩村河召开“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110位学者出席。会议论文编为《北京建城3040年暨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议专辑》(1997年3月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会议期间,选举田昌五为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增选国家文物局文物交流中心研究员雷从云、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单天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杨升南、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李伯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绍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育彬、北京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齐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辛占山等8人为理事。  8.1997年年中,国家民政部对全国性社会团体进行清理整顿,遵照社团管理条例,学会接受民政部重新登记换证和年检。  9.1997年8月19-22日,学会与山东省桓台县政府联合,在桓台召开“‘97山东桓台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近百名学者出席。会议论文编为《夏商周文明研究之二·'97山东桓台中国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9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会议期间,增选河北省石家庄市文化局研究员高英民、四川省博物馆教授高大伦为理事;安阳师专教授李天增、桓台县委书记薛安胜为特聘理事;又遴选安阳师专副教授郭旭东、山东大学考古系副教授方辉、山东省淄博市文化局副局长张光明为副秘书长。  10.1998年8月16-19日,学会与河北省有关单位联合发起,在河北邢台召开“'98河北邢台中国商周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106位海内外学者出席。会议论文编为《三代文明研究(一)——1998年河北邢台中国商周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8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会议期间,增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尹升平、河南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秦文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栾丰实、山东潍坊博物馆研究员孙敬明等6人为理事;又推选王宇信为副会长;遴选杨升南为秘书长,宋镇豪为常务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杜金鹏、郑州大学文博学院副教授张国硕为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许宏为秘书组成员。  11.1999年6月16-19日,学会与山东烟台市政府联合发起,在烟台召开“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编为《三代文明研究之三·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一百周年论文集》(2000年12月齐鲁书社出版)。会议期间,增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一曼、杜金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震中、洛阳第二文物工作队研究员蔡运章、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葛英会、中国历史博物馆教授朱凤瀚、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陈炜湛等7人为理事,安阳师专党委书记郭新和为特聘理事。会议期间,成立了“王懿荣研究会”。  12.1999年6月,按国家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年10月25日)的规定,学会接受民政部年检,在重新登记过程中,原学会章程不规范,应副会长王宇信之请,由宋镇豪执笔,起草《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新章程》。  13.1999年8月20-23日,学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香港中文大学、安阳市政府、安阳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联合发起,在安阳召开“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学者170多人出席,递交论文77篇。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铁映院长、国家文物局张文彬局长专程祝贺并发表讲话。会上向全体代表发放《甲骨学一百年》等书籍15种。大会吁请安阳市政府启动向联合国申报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工作,得到全体代表的一致呼应。会议期间,召开理事会并经大会表决通过学会新章程;确认5月烟台会议增补的7名理事及1名特聘理事,又增选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吴振武为理事,推举王宇信为会长,推选田昌五为名誉会长,并遴选安阳市对外友协副主席张坚为副秘书长。会议论文编为《夏商周文明研究之四·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85篇,约110万字。2003年3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14.学会委托高大伦 理事与四川省有关方面发起“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暨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1999年11月16-18日,会长王宇信与常务副秘书长宋镇豪专程赴渝,落实2000年7月26-28日召开会议事宜并开始会议筹备运作。暂定发起单位为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博物馆、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省历史学会、成都古都学会、巴蜀书社等十家,由四川省文化厅、广汉市政府、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三星堆博物馆主办,会议地点定于三星堆博物馆。  15.2000年1月24日,《中国社团研究》第 一期(总第67期)刊登1月17日中国社团研究会“情况通报”,摘要于此:“依照1998年10月25日发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到目前,经民政部清理整顿,重新核准登记换证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如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登记证号3587”。自1997年学会登记换证工作基本完成。  16.2000年2月20日,民政部规定填写社团法人登记表(编号1204),登记有七项内容:社团法人登记表、社团章程核准表、社团机构印章备案表、社团帐户备案表、社团举办实体备案表、社团法定代表人登记表、社团负责人备案表。其中社团负责人备案表,分别由名誉会长田昌五(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会长王宇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博导)、常务副会长李民(郑州大学教授、博导)、副会长李学勤(清华大学教授、博导)、副会长郑振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博导)、秘书长杨升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常务副秘书长宋镇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博导)填写,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审核盖章,并报送民政部。  17.2000年3月11日,学会在京理事及有关专家在安阳驻京办事处召开座谈会,与安阳市方晓宇市长等有关领导讨论殷墟申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事宜,参加者共31人,另有记者一批。  18.2000年7月18日,从民政部取得“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及副本,社证字第3587号,代码50000751-6,有效期1999年12月29日—2004年12月29日。  19.2000年7月26—28日,“殷商文明暨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汉市金泰饭店召开。主办单位为四川省广汉市政府与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发起单位为三星堆博物馆、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博物馆、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四川省历史学会、成都古都学会、巴蜀书社、德阳市博物馆等十家。承办单位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三星堆博物馆。海内外学者120多人出席,递交论文77篇。会议期间,召开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会,增补理事10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常玉芝研究员、北京大学刘绪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晁福林教授、山东大学方辉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王晖教授、中国钱币博物馆戴志强研究员、黄锡全研究员、上海博物馆李朝远研究员、江西省博物馆彭适凡研究员、四川省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毅研究员。遴选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杨升南研究员、中山大学商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王巍研究员、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等4人为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宋镇豪研究员任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杜金鹏、安阳市对外协副主席张坚为常务副秘书长。增补北京大学孙华、河南文物研究所宋国定研究员、三星堆博物馆肖先 进馆长为副秘书长。会议论文编为《夏商周文明研究之五·殷商文明暨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文50篇,约48万字。2003年8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20.2001年12月,为纪念古文字学家、文物鉴定和收藏专家、著 名书法家商承祚教授诞辰一百周年,推动新世纪学术研究的发展,根据国家文物局的建议,广州中山大学商志先生来京,与学会会长王宇信与秘书长宋镇豪商议,准备在2002年8月于北京召开纪念会议,并由学会承担编集《纪念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论文集》的工作,向海内外有关学者约集一批高质量学术论文,争取全书在2002年7月辑稿完成,8月底将全部书稿(45万字)交文物出版社。  21.2002年4月5-6日,学会会长王宇信与秘书长宋镇豪同赴北京平谷,与平谷文化文物局局长柴福善先生等,商议共同发起筹备2004年8月召开“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事宜。  22.2002年4月1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召开学会常务理事会在京理事扩大会议,通报近年学会工作概况,讨论学会两个分会组织烟台王懿荣研究委员会、安阳甲骨文书法篆刻研究会的申报备案,讨论学会会议论文是否加入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之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CD)以及安阳师范学院委托学会对《殷都学刊》的评估等事项,出席者王宇信、宋镇豪、王巍、郑振香、朱凤瀚、杜金鹏、雷从云、葛英会、常玉芝、杨升南、王震中、朱启新,列席者宫长为、马季凡。  23.2002年6月13日纪念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座谈会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漱芳斋召开,商志香覃及其家族与会,王宇信、张永山、罗琨、宋镇豪等出席。  24.2002年9月6日《纪念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论文集》编集成,论文42篇,约50万字,交文物出版社出版。  25.2002年9月17日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申报有关与河南安阳市政府联合发起联合发起筹备明年7月28-31日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03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经费全部由安阳市政府提供,会期暂定4天,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展开新世纪之初的甲骨文与殷商史学术研讨交流。  26.2003年4月7日,山西省浑源县政府文体局居福荣局长、李跃山副局长、陶正刚教授,与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宇信教授、秘书长宋镇豪教授就“浑源青铜器发现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筹备事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进行磋商,达成如下协议:一、本次会议由山西省浑源县政府与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共同发起和筹备“浑源青铜器发现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规模90人左右,其中国内代表30人,海外代表60人。二、浑源县政府文体局负责提供会议经费与会务工作的具体落实。三、会议日期确定在2003年8月3日~5日。日程安排与2003年7月28日~31日“安阳中国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紧相衔接。后因该年SARS爆发,未能举行。  27.2004年7月28日~31日,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南安阳市政府联合发起,在河南省安阳市召开“,04安阳中国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经费由安阳市政府提供,会期4天,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130余人,展开新世纪之初的甲骨文与殷商史学术研讨交流。会议论文事先编为《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得到安阳市文物工作队赞助,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收入会议论文99篇,包括甲骨文研究28篇,商史与殷商文化研究24篇,夏商周考古学研究37篇,其他方面10篇。另又收到出席代表递交论文14篇。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又向出席会议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赠送《夏商周文明研究之四·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夏商周文明研究之五·殷商文明暨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纪念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论文集》等书籍8种。参观考察了殷墟博物苑、洹北殷王陵遗址、洹北商城一号宫室门塾遗迹、考古所安阳工作站,踏访了传说中的内黄二帝陵、殷中宗陵等。与会专家还为“殷墟申报世界文华遗产名录呼吁书”自愿签名。会议期间又召开了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会,经讨论推荐,全体与会代表通过,增聘副会长朱凤瀚、宋镇豪(兼秘书长),增补孙华(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许智范(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玉金(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国硕(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教授)、张松林(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维明(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郭旭东(安阳师范学院教授)、曹玮(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天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等9人为学会理事,常务副秘书长由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担任;增补马季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宫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唐际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徐良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任伟(郑州市文化局副局长)、朱彦民(南开大学副研究员)、宋国定(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立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雪山(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周广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孟宪武(安阳市文物工作队队长)等11人为秘书处副秘书长,增补秘书王文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馆员)、徐义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亚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昆(江西省樟树市博物馆馆长)4人。  8月1日~2日,学会副秘书长以上成员及海外专家学者42人同赴郑州,出席郑州市文化局举办的“古都郑州与现代文明专家座谈会”,就“郑州商城在中国文明史上的地位”、“城市现代化与古都保护”、“郑州商城的保护与利用”三个议题展开讨论,还参观了郑州市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郑州商城东城墙遗存,以及新郑黄帝故里、新郑博物馆、郑王陵遗址博物馆。  28.2005年1月28日上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在京理事、秘书处人员及部分外地代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举办座谈会,总结2004年工作,商谈2005年计划,讨论设立“商承祚甲骨学论著奖”,通告“殷都学刊”成为学会主办刊物及安阳师院将设立甲骨学研究基地等事务。学会会长王宇信、常务副会长李民、副会长商志香覃、杨升南、宋镇豪、在京理事张文彬、戴志强、雷从云、葛英会、、常玉芝、王震中、刘绪、李维明、黄天树、许宏、徐良高、郭旭东、李雪山、常务副秘书长张坚、副秘书长马季凡、刘源、宫长为、秘书处秘书孙亚冰、徐义华等近3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第 一项,由宋镇豪副会长总结2004年工作。李民副会长补充介绍了“郑州古都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座谈会”的良好社会效应,表示将与郑州市政府联系召开2006年郑州会议的具体事项。会议第二项,讨论“商承祚甲骨学论著奖”条例与评委会名单。经理事会讨论决定,将原名称“国际商承祚教授甲骨学青年奖”改为“商承祚甲骨学论著奖”。顾问定为饶宗颐、张文彬、伊藤道治,评委会主任为高明,副主任为李民、王宇信、陈炜湛、宋镇豪,秘书长为宋镇豪,副秘书长为郭旭东、谭步云,委员为葛英会、刘绪、黄天树、常玉芝、刘一曼、朱凤瀚、黄锡全、陈炜湛、李民、张玉金、李雪山、王晖、晁福林、许进雄、朱歧祥、(日)松丸道雄、(美)艾兰、(加)高岛山兼一、(韩)孙睿又彻。会议第三项,李雪山理事代表安阳师院向中国殷商文化学会提出一点感谢、两点请求。一个感谢是感谢学会长期来对安阳师院甲骨学学科及《殷都学刊》的支持。两点请求是,一是安阳师院建设甲骨学殷商史基地,请学会给安阳师院甲骨学殷商史基地挂牌,二是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安阳师院与日方将联合举办“中日甲骨文书法展”,在5月份举办,请大家提供书法作品。这次座谈会内容充实紧凑,对2005年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的工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安排好了“商承祚甲骨学论著奖”设立评定细则,并明确了2006年郑州会议的筹办方案,是一次成功、富有效率的会议。
 2022-10-19   951
殷商文化论坛
“殷商文化是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古代文明,不仅相当进步而且日臻成熟。”这是考古学界、文博学界一批专家学者在日前举行的“殷都文明论坛”上达成的共识。为推进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认识中华文明,从安阳殷墟开始”的文化品牌,河南省安阳市委市政府与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等联合在北京举办了“殷都文明论坛暨文化之都·安阳与殷墟图片展”,在首都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殷墟是2006年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惟一的审议项目。安阳相继举办了4届殷商文化节,修建“殷墟博物馆”,举行“司母戊鼎故里展”,正在积极筹备“中国文字博物馆”,大力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旨在进一步推进殷墟申报进程和弘扬殷商文化。本次论坛分为两部分:一是以文明论坛形式,展现殷墟的保护状况和今日安阳文明建设的成果;二是以图片展为载体,展示殷商文明丰富的文化、历史、考古内涵。安阳市委书记靳绥东在论坛上作了题为“殷墟——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的演讲。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宇信等知名专家,对殷商文化予以高度评价。他们说:殷商时期有熟练的铸铜技术,有独立发展的文字体系,有复杂而有效率的军事和政治组织。这种文化表现出殷商时期富庶的物质生活,表现出高度成熟的民族艺术以及明确的社会组织,对于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尊重殷墟、尊重历史,这一巨大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引以自豪,同时也应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2022-10-19   862
安阳殷商文化节
安阳殷商文化节(9-10月)中国安阳殷商文化节是河南省安阳市人民政府组织举办的融文化、旅游、经贸等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地方节庆活动。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 都。”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甲骨文、青铜器、《周易》为代表的殷商文化闻名中外,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祥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了发挥安阳这一文化优势,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安阳市人民政府于1990年10月举办了首届中国安阳国际殷商文化节,广交海内外朋友,促进了科技文化交流。1991年易名为中国安阳殷商文化节,于10月22日-25日举行。节日期间,8000余名中外宾客汇聚安阳,其中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的130余人,也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宾客和客商。他们在安阳不但领略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殷商文化和众多的人文景观,实在考察了安阳的经济情况、投资环境和合作前景,而且广交朋友、洽谈贸易。文化节期间,内外贸易成交额达11亿元,签订对外经贸合同、协议、意向28项,签订科学技术合同和意向255项,发布科技新成果1500多项。文化节的主要内容有殷商文化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里文王朝圣活动;游览安阳名胜古迹;名优特土产品展和外对贸易科技信息发布会。
 2022-10-19   1006
殷商文化渊源
商汤立国后,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在贤臣伊尹和仲虺的辅佐下,国力日益强盛起来。商汤死后,因其子大丁早死,所以由大丁之弟外丙继位;外丙死后,其弟仲壬继位;仲壬死后,又以大丁之子太甲继位。太甲即位三年,因为暴虐无德而被伊尹放於桐宫。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迎回太甲并还给太甲政治权利。后来,世权臣废立皇帝称“行伊尹、霍光之事”。  商代前期多次迁都,到盘庚在位时,定都于於殷(今河南安阳),并固定了下来,从此商朝也称殷朝,这是殷商等于商朝的一个好的证据。盘庚迁殷以后,商朝社会的经济进一步发展。直至武丁即位以后,商四出讨伐,征服了周围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商朝这时的国力达到鼎盛时期。  武丁死后,商朝逐渐开始衰落了下来。商代zui后一个王——帝辛(商纣王)对开发中国东南,对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了非常大的促进;但由于连年发动大型战争和大规地模建建造琼宫瑶台,大量耗费社会的人力与资财,大兴土木,就像秦朝一样,导致促使社会矛盾激化。周武王联合羌、髳、卢等部落,共同讨伐商王纣,一直打到了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奴隶们不愿意为荒淫无度的纣王去卖命,于是纷纷倒戈于周。着就是历史上所称的牧野之战。这场牧野之战后,纣王自 焚,商朝从此灭亡。  殷人重贾而周人重农,这是殷周文化之根本区别。殷人重交易,早在商汤革 命之前,商部落的商品经济就已经很发达了,汤的七代祖王亥驾着牛车,用帛和牛当货币,在部落间做买卖,还因为商业贸易的缘故迁居到黄河北岸,后来被有易族掠夺杀死,他的弟弟王恒战败有易,夺回了牛车。因为商人重视商品的生产和交易,所以殷商的手工业水平高超,商代青铜器即便是今天看来仍然是非常精美的,比如说司母戊大方鼎(出土于安阳市武官村)、四方羊尊等等,而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则远远不及商器;商人要实现与远方的交易,必须有先 进的交通工具,商人始祖相土发明了马车,王亥发明了牛车。《诗经》上说“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从殷墟出土文物中也确实发现有海贝和鲸鱼骨头,可见商人交易的范围之广阔;因为商品经济发达,债务繁多,所以债务奴隶也多;因为交往繁忙,所以常常和其他部落发生矛盾,又由于商品经济比农耕经济更容易积累物质财富,足以支持战争,所以战争频繁,战俘奴隶也多,如甲骨文上就说商王武丁时,王后妇好帅三万人去征讨羌人;因为奴隶来源充足,而且商品经济下,技术远远比人手重要,所以殷商的大奴隶主不惜人力,大肆杀殉。商品经济的社会,和农耕经济的社会,其经济观点的不同在于前者的着眼点在开源,而后者更倾向于节流。商品经济不同于农耕经济的一点在于,商品的交易是有不可预测性的,而农业生产,只要尽人力,耕种三年总有一年要丰收,而一年至少可以获得三年之粮。  商人重鬼神,好占卜,而周人质直,不好鬼神。商人的占卜,其实更有点投票表决的味道,《尚书*洪范》说,王有疑难,要和卿士、庶民、卜、筮商量。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里列举了六组商人的占卜,参与表决的有王、龟、筮、卿士、庶民五类人,但凡筮和龟一致赞同的,即使王和其他人等反对,事情仍然可行,只有龟筮都反对或龟筮意见相左时,事情才不可行。筮是巫替鬼神发言的方式,龟是史替鬼神发言的方式,巫和史是有学问的人,所以他们的的意见是决定性的,在当时巫和史近乎一类人,不像后来那样分家,可以都看成是巫,多是分工不同的巫,其地位是很高的。后来周厉王防民之口,让卫巫监视老百姓,使国人道路以目,卫国是商之故地,卫巫即商巫也,可见商人的巫文化遗泽深远。
 2022-10-19   871
电话
0372-2212909
二维码

扫描进入手机版

留言